来源标题:为中小企业纾困把“稳就业”摆在突出位置核心观点: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,企业稳了,就业才能稳。
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统筹推进、精准施策,以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有力支撑经济发展基本面,助推我国经济增长实现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。 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个人头上,就是一座山。 这段时间,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诸多中小企业遭遇短期困难,面临较大生存压力。 而中小企业背后,是千千万万个,是数以亿计的工作岗位。 因此,为中小企业纾困,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至关重要。
就业稳则人心定、家庭和、社会稳、国家安。
从2019年中国经济的成绩单来看,我们应当有化危为机的信心。
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,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,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。
近几年来,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加,对就业的拉动能力相应增强,带动了就业容量不断扩大。
如果说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火车头,那么合理的经济结构就是拉动就业的加速器。
产业、城乡、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,使得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持续增强。
此外,减税降费、放管服改革、营商环境优化等政策的实施,让企业确确实实享受到红利,吸收就业的能力也得以提升。
企业有活力,就业就有保障。 2019年前10个月,我国日均新设企业万户。
这表明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的意愿增强,后劲十足。
尤其是,在新设企业中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、医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成为一大亮点,显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不断释放活力,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新动能。 经济发展稳健前行,稳就业成效可圈可点,但面临的压力也不容忽视。
长远来看,当前市场因疫情而引起的波动是阶段性的,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。 但短期来说,疫情持续时间越久,就业压力越大,特别是对交通运输、文化旅游、酒店餐饮、影视娱乐等行业影响相对更大。
因此,稳就业首当其冲是稳岗稳企。
这一方面需要企业努把力,通过市场力量配置资源,加快复苏。
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搭把手,采取有效举措减轻企业负担,帮扶企业应对困难。 事实上,政府的有形之手已经在行动。 2月1日,人民银行、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通知,明确要求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支持,不得盲目抽贷、断贷、压贷;2月2日,苏州市率先公布政策礼包,其中包括减免房租税费、缓缴社保金、降低融资成本、稳定职工队伍等,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;随后,重庆市、北京市等地也纷纷出台帮扶政策。 这些举措释放出实实在在的利好,给企业发展吃下了定心丸。 企业稳了,就业才能稳。 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统筹推进、精准施策,以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有力支撑经济发展基本面,助推我国经济增长实现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。